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丁煒勇 李東 文/視頻)6月13日,記者走進寧夏西吉縣馬蓮鄉陸家溝村食用菌生產基地,菌棒加工車間內機聲轟鳴,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削木機飛速旋轉,將玉米芯、棉籽殼等原料削成細碎的顆粒,顆粒機緊接著將原料擠壓成型,再經菌棒制作機裹上菌袋,一個個緊實飽滿的菌棒便“新鮮出爐”。工人們穿梭其間,嫻熟地將菌棒整齊碼放,為后續的滅菌、接種工序做好準備,空氣中彌漫著原料特有的清香。
步入平菇種植大棚,更是令人眼前一亮。菌棒層層疊放,宛如整齊排列的“白色方陣”,密密麻麻的平菇從菌棒的出菇口探出頭來,如同一朵朵盛開的白色花朵,鮮嫩肥厚,長勢喜人。村民們手持剪刀,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平菇從菌棒上剪下,放入一旁的竹筐中,動作嫻熟而又輕柔。不一會兒,竹筐便裝滿了鮮嫩的平菇,大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近年來,馬蓮鄉將食用菌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,依托閩寧協作幫扶,建成占地65畝的陸家溝村食用菌生產基地。基地設施完備,32座大拱棚、冷庫、烘干大棚等一應俱全。通過“支部+基地+農戶”運營模式,實現從原料加工到成品采收的全鏈條生產。采取“工廠式菌包專業化生產+農戶分散養菌種菇”的模式,不僅降低了農戶種植風險,也保障了收益。
如今,基地年生產菌棒50萬棒,年產各類菌菇600噸,產值達280余萬元。生產過程中以農業廢棄物為原料,形成綠色循環生態鏈,既解決了農村環境問題,又帶動了100余戶農戶發展庭院經濟。車間內每天40-50名“產業工人”忙碌作業,高峰期用工超65人,每人每天收入150元。